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重点发展的筑峰学科,是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省属高校仅13个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仅有1个入选);入选ESI前1%学科,在最新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入围全国前12%,位列山东省高校第1位。学科以“高性能计算+”为优势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专家学者,建设了一批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如国际首个超算科技园、山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云计算中心、山东省区块链工程研究中心等,取得了一系列国家及省部级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队伍建设方面。拥有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工程院全职院士、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国家和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8人,形成院士领衔、国家和省级人才为中坚、优秀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梯队。承担国家和省重大(重点)科研任务的学科骨干超过80人,教科研人员身兼科研和教学双重身份,既筑牢学科基础,又突出特色应用。
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山东省泉城实验室、山东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等均为全省计算机学科领域唯一的重大科研平台,有力支撑学科“基础+应用”双轮创新、“教学+科研+育人+服务”全面发展。主持建设国内首台完全自主CPU架构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神威蓝光”、完全国产化的“神威E级原型系统”及新一代“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在突破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开展超算互联网应用示范、构建超算应用生态。
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强大科研创新优势,结合院所一体的科教融合机制,构建“产、学、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定标准、建体系、究设计、重践行”的课程思政路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师育人能力全面提高,获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将高水平科研项目形成教学案例和教材,开展“案例化”“实战化”“沉浸式”人才培养,科教融合育人特色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学科本科生、研究生录取分数均连年实现大幅度提升。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科科研实力强劲,近年来,连续主持多项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代表的“大项目”,取得多项以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科技奖一等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为代表的“大成果”。在高性能计算、海洋信息处理等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支撑“数字强省”、“海洋强国”等山东省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科技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