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顺利通过论证

发布者:算力互联网发布时间:2024-01-31浏览次数:13

 


6月16日,教育部科技司组织专家在齐鲁工业大学对“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进行可行性论证。教育部科技司项目主管于鑫,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王勇,校(院)党委书记、实验室主任王英龙,副校长(副院长)杨美红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科研管理部部长舒明雷主持。

本次论证会邀请到信息领域多位高层次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孙凝晖研究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张宏科教授,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李凤华研究员,清华大学段海新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左晓栋教授,山东大学崔立真教授,济南大学陈贞翔教授,泉城实验室郭山清教授,华为鲲鹏高性能计算张华总经理。

王英龙在发言中指出,实验室要充分吸收专家组的意见建议,做好整改,保障实验室的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针对实验室建设,王英龙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瞄准解决“卡脖子”技术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二是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释放更大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大力营造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的有益环境,充分保障科技人员权益,为原始创新注入动能。他强调,要以此次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围绕“十四五”科技自立自强首要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不懈奋斗,共同谱写齐鲁工大(省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杨美红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与会专家和领导。她介绍,科教融合以来,齐鲁工大(省科学院)深度融入国家和省市战略,持续汇聚优质资源,助力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发展。校(院)建设了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加速融入中国算力网,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为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齐鲁工大(省科学院)将充分保障实验室建设条件,实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

于鑫在会上介绍了论证工作要求,他表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关键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是实施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围绕实验室实体化运行,重点做到物理空间要实,人才队伍要实,目标任务要实,条件保障要实。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有组织科研,推动实验室进入一个良性建设程序当中。

       论证会上,计算学部主任、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吴晓明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实验室建设背景意义、已有基础、方向与任务、建设方案和发展目标等方面内容。专家组在听取汇报的同时审议了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考察了实验室现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经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算力互联网与信息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计划可行、支撑保障充分,同意通过论证。